返回首页   
搜索:

几十年前书塾的吟诵教学

材料一:摘自广州文史网我所知道的广州私塾

 

我所知道的广州私塾(节选)

二、教学内容与方式

内容方面多为宣扬孔孟之道和封建伦理道德。低年级以《三字经》开始,其次为《千字文》,进一步为《幼学琼林》(即成语考)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学》等,兼课诗词,经义,尺牍等。笔者十三四岁时曾在区处读过一年,读过《孟子》,陆游的《剑南诗钞》,庾信的《哀江南赋》和《古文评注》,缪莲仙的《嘤求集》及其他书信选,还读过几篇经义等,毫无系统而言,只随老师高兴而定。至于高级班内容则不清楚。

教学方式方面,讲课以读为主,不作详解,只偶然将其自己认为得意的句子讲述。学生以认字及背诵为主,习作极少,年中只作文几篇,大概老师因学生多,一人应付不了改卷之故。学生主要功课为习字和背诵。老师在高级班讲课时,则低级班习字或作文。低级班讲课时,则高级班自习,两者穿插进行。下午朗诵已教过的课文,以求能够背诵。朗诵时全校一起进行,有的学生故意提高声浪,开始时声震屋瓦。老师则利用这个时间改学生习作。朗诵后不久,学生渐渐便交头接耳,互相谈话,或做其他杂事,全堂出现嘈杂低沉的谈话声。老师即以戒方敲书桌作响,大叫“读书”。一时朗诵之声又大起,不久学生故态复萌,谈话之声又起,老师又因戒方敲桌,如此反复多次。所谓戒方,是长约一尺,口径一寸的方形木条,本来用作镇纸的,但私塾教师利用它轻敲背诵不来的学生脑壳,或打掌心之用;因戒方敲桌子或打人时,发出“卜卜”声,故时人亦有称私塾为“卜卜斋”的。至于学生打架或犯规则较严重的,则用藤条鞭笞。私塾以体罚管教学生,家长亦不反对,他们根据教不严,师之惰这句话来鞭打学生,有些家长甚至自动要求老师多打或狠些的。

学生主要作业是背诵,每次朗诵课结束,学生轮流到老师书桌前,背向老师,高声背诵。由于学生人数多,时间不敷分配,故经常三四个人同时背诵,老师亦利用这个时间改习作。故那些偷懒背诵不来的学生便钻空子,背书时只口中念念有词,实际并不是书中句子,或则仅将开头几句及结尾几句记熟,背书时故在首尾几句大声,中间一段只伊呀作响,遮瞒过关,这种方法,谓之“虎头蛇尾”;如被老师发觉,则需重背,如系屡犯,则打掌心,坐回座位重读再背。私塾以一人而管教一群这样幼年而又调皮的学生,必然是顾此失彼,故人称塾师为“猢狲王”。

 

 

 

材料二:摘自百度贴吧吟诵—私塾读书方法

 

吟诵————私塾读书方法(节选)

吟诵是古代教育最基本的教学方法。现在到处复兴国学,诵读经典,这是莫大的好事。但既如此,就该关心一下古代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吧?几千年来,我们培育出了那麽多的人才,他们托起了灿烂的古代文明,那些人才都是怎麽教育出来的?古代的老师是怎麽上课的?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就是吟诵。吟诵教学法,就是老师带著学生吟诵几遍,外加少量讲解。这种方法,在今天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,好像老师太不负责任了,其实却是极聪明、极负责、极深刻的教学法。先说识字,这是童蒙教育最基本的任务之一。吟诵是怎样做到的呢?吟诵就是把每个字的声母、韵母、声调都发的很准确,而且拖长,让孩子听得很清楚,并且互相组合,编成了一首歌。吟诵是绝不倒字的,所以它是用於正音识字的。古代的时候,《千字文》就是一首歌,唱一遍,十几分钟。每个字的字音都是准确的。当然,那是古代的文读系统的读音。今天,我们可以改成普通话的文读读音。有了吟诵这个工具,古代的识字教学就变得很容易。一个古代的儿童,一般是三四岁开蒙,六七岁进学馆,在六七岁进学馆的时候,他的识字量一般在三四千字左右。也就是他已经具备了自由阅读的能力。他可以看任何他想看的书,所以他自小就亲近文化,热爱学习。我们现在的教育,到小学毕业12岁了,按规定识字量才1700,还不能自由阅读。孩子对文化的亲近感、学习的能力都会差很多。为什麽造成现在的情况?因为我们用的是西方教育体系。西方教育有它的优点,但不是什麽都适合中国。用西方方法教汉语文,尤其是不适宜的。西方是重音语音,文字是拼音文字,如果不会拼,就等於没学会这个字。而我们的汉字是图画,孩子就当时图画认的,会发音,懂意义,就是第一步了。写字是后来的事,一般都是六七岁以后才开始的,而且要用粗笔写大字,适合儿童。现在是一上来就用细笔写小字,不写会就不教新生字,实在让人心痛啊。有人说儿童过早识字是拔苗助长,我觉得那是西方人的经验。西方的文字逻辑性强,识字多用理性,所以不该过早识字。汉字是图画文字,识字多用感性,不在儿童期识字,才是违背天性呢。吟诵的功能不止於此。看起来是老师简简单单吟诵了几遍,课就结束了,实际上,老师是把他对这篇诗文的理解,化成了声音的长短、轻重、高低、缓急,浓缩在一首歌裏,教给了孩子。孩子什麽也不懂,就是爱唱歌,於是就记下来。等到慢慢长大,每次读这篇诗文,都是这样的,他就会慢慢体会其中的涵义——为什麽这个字长,那个字短?原来是那个意思啊!我们现在的国学教育,经常说小时多背,长大理解。趁著小时候记忆力好,多背,长大了理解力好,再理解。这种说法是不错的,我也赞成,但是不完整。小时候背过,长大了不一定理解的。古代是在小时候背诵的时候,就埋下了理解的种子。埋的方法,就是吟诵。我们采录过的很多老先生,是既上过私塾又上过新学堂的。他们都说,新学堂的老师教的东西,写的满黑板的字,他们全忘了。我相信他们,因为我也忘了。但是,他们说,私塾先生的吟诵永远记得。不但记得调子,而且连先生的神态表情动作手势都记得。如果记不得,我如何做采录?仅这一点,就说明我们的传统教育也有自己的优势。唱更容易记得,而且这种唱是含有丰富的信息的。它就像是一套编码,在孩子不懂的时候当成歌一股脑儿教给他,等他有了理解能力,再慢慢自己解开。事情还没有完。我们现在的背诵量,可能连古人的万分之一都不及,就这麽点背诵,还背得很痛苦,为什麽呢?因为我们是死记硬背的。在古代,一个儿童在老师教完以后,回到自己的座位上,也会开始背诵。那种背诵,是想唱得比老师好听,比老师舒服,所以在琢磨的。那是自觉的背诵,而且还是审美的、快乐的,当然记得快、记得牢啦。吟诵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,反复吟诵,直至满意,就是在反复琢磨,情通作者,直到自己觉得彻底理解了为止。背诵和理解、审美、创造、快乐、想象一起进行,是一个自觉的行为,所以古人的背诵量如此之大,而又如此之好。吟诵是一对一教学模式的产物。我们的教育历来都是一对一的,这可能是中国教育的灵魂。从孔子开始就是这样。现在没有一个学校尝试一对一教学,令人长叹啊。西方教育标榜个性,但是使用教材、一对众教学,这些都是反个性的啊。我们的教育历来因材施教。老师教十个学生,十个学生的吟诵都不一样。这才是吟诵教学。吟诵是鼓励差异、鼓励创造、鼓励想象、鼓励个性的。吟诵的规则只规定了长的必须长,短的必须短,但是长多长,短多短就是个人的事情了。老师知道什麽是对,什麽是错,但绝对不会说:我唱两拍,你怎麽唱三拍啊?你说,我们古代的教育,到底是压抑个性的,还是解放个性的?

第四、吟诵是古代基本的学习方法。刚才说的教学的教的一方面,现在说学的一方面。吟诵也是学习的方法。刚才已经说过了一些。现在说说学习的态度。中国传统的学习态度,是读进去,再跳出来。先读进去,最重要。什麽叫读进去?就是化身作者,融入诗文,体会作者的感情。你读李白的诗,你就是李白,你读苏轼的词,你就是苏轼。朱熹的《读论语孟子法》说:“程子曰:‘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,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,自然有得。”这是把自己放在孔门弟子的位置上读书。然而,古代教育的指挥棒是科举考试,宋以后,科举主考八股文。八股文是王安石创制的,名曰“制义文”。制,是皇帝出题的意思,义,是经义。王安石说“经术正所以经世务”,八股文的创制,正是为了改变原来文人“困於无补之学”的情况。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经世之术,非为背诵而背诵也,非为当官而背诵也,非为好工作而背诵也,非为成功而背诵也。怎样让读书有用?需要读懂书中的意思。以孔门弟子的心态,如何能读懂论语?看看王安石写的八股文,看看后世名家状元的八股文,都是怎麽写的?都是化身孔子,“代圣贤立言”。八股文的格式是两句破题、三句承题,然后是起讲,起讲一般开头是“若曰”,谁若曰?孔子啊。此次往下,都是模拟孔子说话。你读不懂孔子的心态、心情、情绪,怎麽算读懂了论语?八股文最讲究的就是口气,要揣摩圣人的口气,这就叫“读进去”。怎麽才能读进去?作者是吟诵著创作的,你也得吟诵著读。这样才能把作者的感觉读出来,仿佛化身为作者,能体会到作者的心跳、心痛,每一个细小的波动。我们的古诗文,哪怕是一首五绝,也是起伏跌宕的。不吟诵,如何得知? “读进去”的目的是跳出来,不读进去,跳什麽出来?读进去的时候,实际上是融入了自己的理解的,怎麽可能真的是作者的感受呢?那是作者和读者的感受的融合,阐释学叫做“视界融合”。所以看看王安石的八股文,哪一篇不是他自己的见解?这才叫读书,这才叫学习的态度。吟诵,可以养成这样的学习态度,所以叫中国式读书法。

摘自:百度贴吧

  • 更新时间:2014-01-19 13:42
  • 发布者:管理员
  • 分享到:
  •  

    声波是能量,又是信息。善良美好的声波自然蕴涵着善良美好的能量和信息。把善良美好的能量和信息传送给人,当然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好的作用了。

    ——节选自区文伟撰写的《浅谈对音乐的认识和主张